支持性干預最常用的一種基本心理干預方法。支持性干預的應用范圍屬于心理干預里面應用最廣泛的,比如1.存在疑病、恐懼病的孩子。2.由于身體上有殘疾、缺陷而導致自我貶低,喪失自信,致使情緒上悲觀失望的孩子。3.在生活事情中遇到挫折、失敗和不幸的孩子,如考試失敗、競爭失敗、失戀、人際關系不協調等問題。這些問題會使孩子心理上產生焦慮、緊張、抑郁、惶恐不安等消極情緒,需要幫助和支持。4.患有軀體疾病,對疾病本身缺乏正確認識或長期治療不愈,喪失信心造成嚴重心理負擔的孩子。5.各類神經癥狀也可以通過支持性干預配合藥物治療進行。6.確有頑癥或絕癥需要通過支持性心理干預以減輕其精神痛苦的孩子。

支持性干預的方式
第一、解釋
孩子患病后,由于對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缺乏認識和了解,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性情緒;同時,實踐也證明,孩子如不能與家長主動配合,也會大大影響干預效果。
第二、調整
在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有所了解后應制定出干預計劃,每次集中解決一個問題,給予說服和勸告。有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由于缺乏適當的自我控制能力或行為不當造成的,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幫助他們調整環境,以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調整自己的行為,以改變現有的處境。
第三、鼓勵
鼓勵是支持性干預的核心。當一個人面臨困境、感到孤立無援時,十分渴望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支持他鼓起勇氣,度過教育。家長就應該充當這樣的角色。家長要使孩子覺得他可以信賴和依靠。為此,首先要關心孩子,使其在感到孤立無援時,享受到親情的溫暖。其次要使他看到自己還有力量,認識到自己并非一無是處,從而鼓起戰勝困難的勇氣,從消沉中振作起來。最后,要鼓勵孩子冷靜地看待面臨的問題。
第四、提示
在鼓勵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啟發他設想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為此,要提示孩子拓展思路,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辯證思維,既看到不利的一面,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
第五、傾聽
和其他心理干預方法一樣,傾聽是干預的第一步。家長要耐心聆聽孩子傾吐有關自己心理問題的病情,包括病因、病理、病后思想狀況以及與周圍環境和人的關系狀況,鼓勵孩子將自己的情緒盡量宣泄出來。一般說來,孩子心理有什么煩悶的事,向自己的親朋好友談一談,哪怕是大哭一場,使緊張的情緒得以釋放,心里就會覺得暢快輕松的多。與此同時也可使家長了解孩子問題的來龍去脈,以便有效地進行干預。
第六、暗示
暗示是指通過語言和動作,以含蓄的方式,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情感、意志及行為產生影響的一種心理活動形態。暗示與其他心理活動相比,關鍵在于“暗”字,即隱含、暗藏、不明顯。受暗示者的心態改變是下意識的,其受影響過程是不自覺的。
支持性干預的實質是若干個別心理干預方式綜合體,設計的方面也很多,但卻是實施起來最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