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戒網癮學校詐騙陷阱:家長必知的五大風險
多數戒網癮機構通過偽造資質證書、夸大戒斷成功率(聲稱達98%)吸引家長。部分機構在搜索引擎投放競價廣告,用"軍事化管理""心理專家駐場"等話術包裝,實際教師團隊多為無資質人員。有案例顯示某機構將普通退伍士兵包裝為"XXX 心理教官",收取每位學員8-12萬元費用。
2023年媒體事情的"豫章書院"式機構仍存續,采用電擊、輔導、關禁閉等非法矯正手段。內部監控常被故意損壞,工作人員要求學員統一口徑應對家長探視。某省衛計委調查顯示,32%的學員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18%產生自殘傾向。
典型詐騙模式包含"三步收費法":先收取3-5萬基礎管理費,半月后以"加訓課程"名義收取2-3萬,結業前再索要1-2萬"效果保障金"。河北某案例中,家長在6個月內被累計收費27萬元,機構還誘導辦理網絡貸款分期支付。

由于戒網癮機構多注冊為"教育咨詢"或"拓展培訓"公司,實際經營超出許可范圍。家長簽訂的服務合同包含"自愿接受管教措施"等霸王條款,司法實踐中常被認定為民事糾紛。2022年行業白皮書顯示,維權成功率不足7%,平均訴訟周期達14個月。
合法機構應同時具備教育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和衛健委核發的醫療資質,教師須持有心理咨詢師(二級以上)或精神科醫師資格證。家長可通過全國社會組織信用平臺核查資質,重點查看是否有"網癮戒除"服務范圍。參與訓練前務必簽訂明確責權條款的服務協議,并保留所有繳費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