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戒網癮學校是救贖還是深淵?河南家長必看的6大真相
河南現存戒網癮機構超過50家,主要分布在鄭州、洛陽、新鄉等地,年收費3-8萬元不等。這些機構多以"特訓學校""成長基地"名義運營,通過短視頻平臺投放"7天戒網癮"廣告吸引家長,實際采用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多數未在教育部門備案。
2022年洛陽某機構被曝使用"電擊治療",導致學生出現尿失禁后遺癥;2023年鄭州某學校因輔導致學生骨折引發訴訟。據公益組織調查,78%的學員反映遭受過辱罵、罰站、禁食等懲罰,超半數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典型流程包括:簽訂免責協議→沒收通訊設備→強制體能訓練→灌輸服從意識。課程設置包含每日5公里跑、背誦校規、寫懺悔書等,部分機構引入偽心理學課程,通過精神打壓摧毀孩子自尊,建立對教官的絕對服從。

我國尚未出臺專門規范網癮戒治機構的法律,現有《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1條明確禁止輔導,但缺乏實施細則。多數機構注冊為"教育咨詢公司",實際開展教育培訓,教育部門與市場監管存在管轄爭議,導致違規成本極低。
①"送走就能解決問題":85%復學孩子出現更嚴重逆反;②"嚴格管教是為孩子好":暴力管教可能引發創傷后應激障礙;③"機構承諾效果可信":所謂"成功案例"多為擺拍,真實轉化率不足20%。
國家衛健委建議:輕度依賴采用家庭行為契約(每日約定游戲時間),中度需配合心理咨詢(每周1-2次),重度建議住院治療(不超過3個月)。鄭州大學附屬醫院開設網絡成癮門診,采用認知行為療法,XX 達67%,遠高于強制機構。
(數據來源: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23網絡成癮調研報告》、河南省教育廳公開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