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哪里有叛逆孩子勵志學校
哪里有叛逆孩子勵志學校,當孩子厭倦學習時,要及時與孩子溝通。但不要使用責罵或質疑的方法,因為孩子會叛逆。其實,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帶孩子出去放松一下,心心相印。有時候真的是父母的疏忽,才讓孩子叛逆。初中生已經處于叛逆期。這個時候,家長要理解孩子,不要因為孩子不想學習就責罵他們。這只會讓孩子們更加反感。可以先傾聽孩子的心聲,說說孩子的想法,教他實情。少林文武教育小編為此整理了“哪里有叛逆孩子勵志學校”的相關內容!
——老師們有先見之明是好事,但孩子們會聽嗎?

言語戚戚,頗似無奈。
一看就是有故事的父母。
忽然想起最近“考試幫”的后臺頻頻出現的一個問題:
——趙老師,孩子在家隔離這段時間,迷上了手機,一有時間就玩,學習也拉下很多,我是好賴話說盡,都不管用。怎么辦?
其實,這兩個問題是一個問題,無非是我們希望孩子往東走,孩子卻偏偏往西走,明擺著西面有坑,可他似乎就是鐵了心,義無反顧,怎么拉都拉不回來。

父母這時如果繃不住,處理方式比較極端,甚至可能導致親子關系全面崩盤,對孩子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再也不信任父母,索性破罐子破摔。
比如前兩天,一位媽媽就跟我聯系,說女兒23歲了,特別任性叛逆,從初二起就開始厭學,初中到高中有五六年的時間,都是在和她爸爸反復沖突中度過的。
現在專科畢業了,不和父母交流,不尊重父母,工作也是斷斷續續,干幾個月就辭職在家,唯一的愛好就是玩手機。
看著她頹廢的樣子,父母都很絕望,爸爸已經不理不吵了,夫妻倆沉默不語,但內心真的是非常的焦慮無助。
看完信息,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講實話,厭學、網癮、早戀這些問題越在早期進行干預,效果越好,錯過小學,初中這個節點,到了高中,解決難度就至少要翻倍,如果到了23歲這個年齡,真的無法可為,因為年齡越大,精神越不純碎,心思越雜,回旋改變的難度越大。
看到這里,你一定要說:趙老師,我又何嘗不知道這些道理,可是不知道該怎么做呀!
別急,今天就給大家支招來了。
而且,我教大家的是組合拳,為什么?一個招術不夠呀,一個小小的毛病,背后往往有著復雜的原因,縱橫交錯,我們解決它,也得多維入手,綜合治理,才能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徹底恢復生機。
亮明你的立場。

身為父母,第一要素便是勇敢。
在孩子遭遇到是非的考驗,世俗的誘惑,混沌迷惑時,父母敢于亮明自己的觀點、立場、原則、底線,并且能夠頂著壓力堅持去做正確的事。這便是勇敢。
為什么父母的勇敢很重要?
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身邊的環境會越來越復雜,往小了說,家里有老人,有親戚,有朋友,往大了說,學校有老師,有同學,電視里有明星,有綜藝節目,有電視劇,有各種各樣的人.....這些人,無時無刻不在散播觀念,有些觀念錯誤、狹隘、偏激、膚淺,經不住推敲,但對于年幼無知,缺少社會閱歷和鑒別能力的孩子而言,卻很有蠱惑力,很能夠動搖他們的心神。
你看,短短一席話,這個16歲少女頭腦中經歷的天人交戰就淋漓盡致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一邊是渴望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命運的自我意識;
一邊是混得好的女生灌輸給她的學習無用論,學得好不如混得好;
一邊又是身邊的表哥鄰居對她的洗腦,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孩子那么要強干嘛?
在他人的搖唇鼓舌下,雖然她仍然很勤奮地學習,但內心的飄搖疑惑斗爭,會消耗她的精力,會一點一點地瓦解她的信念,讓她很難毫無保留,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學習上去。
最終的結果一定會打折扣。

所以,在強大的社會偏見、誤區面前,父母就是孩子身上最后一道盔甲,在他未經人世,在他還沒有形成牢固的正確觀念之前,通過我們旗幟鮮明的立場,為他飄搖的意識中,注入一股真氣,讓他擁有定力。
在艱難、誘惑面前,守住心神。
懦弱,無主見,無原則的父母,常常坑娃于無形。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母親,她在反思自己的問題時,曾這樣表達道:
“我是一個失敗的焦慮的媽媽,性格懦弱沒原則且急躁易怒......”

太精準了!
性格懦弱,所以不敢堅持正確的事;
沒原則,因而底線一退再退,最終歸零;
這兩點共同又決定了她一定會暴躁易怒,因為每一個妥協懦弱,沒有立場的人,必然放任出一個叛逆到覆水難收的孩子,局面會越來越失控,情緒又怎能安然呢?
這份搖擺、妥協的背后是對世俗壓力的軟弱。

之前陽明教育有線下走心課時,需要孩子們不遠千里來北京求教。
有的媽媽覺得課程特別好,可是問問身邊親戚朋友的意見,有人就會講,唉,你的孩子是讀書那塊料,他就是,不用費什么勁也要成了,不是那塊料,費教勁也沒用!
然后,她們就懦懦地妥協了。
妥協是一種習慣。
一次妥協,終生妥協。

在丈夫面前妥協,在公婆面前妥協,在父母兄弟面前妥協,在外人面前妥協,最終,在孩子面前妥協:
“好了,算了吧,媽媽也不指望你考上什么大學,只要你肯好好學就好。”
好了,大學被妥協了。
“好了,算了吧,媽媽也不指望你非要考多少分,只要你健健康康的就好。”
好了,分數被妥協了。

“好了,算了吧,只要你能每天去上課,多少能聽點吧?”
好了,聽課被妥協了。
“學多少無所謂,只要你開心就好。”
好了,學習被妥協了。
父母是為孩子托底的。

什么可以做,
什么不可以做,
什么要堅持做下去,
什么是信念,非做不可。
它們就像指路的明燈,如果你不亮出來,孩子就會迷失,就像走在一片混沌的荒原上,四處是閃爍不明的霓虹燈,東走走,西走走,喪失人生的方向。

而底線不斷下滑,孩子的行為就失去了約束。
我們常常夸獎一個孩子說,這個孩子的家教很好,做什么都有章法,有節制。
這個家教,就是父母給予的立場、原則、底線。
是是非面前、誘惑面前、艱難面前決定一個孩子行為的定海神針。
社會很亂,就像風,不斷地吹,東南西北,四面八方而來,無時無刻不在動搖孩子的心神,能守護他的就是內心深處的那份篤定。

對何為正確的篤定。
父母擁有旗幟鮮明的立場,他們的孩子即便在成長的路上少走彎路,也會像風過后的樹一般,迅速復歸原位,而且,因為經過歷練,更加茁壯向上。
所以,當孩子開始出現問題時,千萬別做噤聲的寒蟬,要亮出你的立場。
很多父母跟孩子天長日久,就變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你了解他的每一個喜好,每一個行為,每一個神情意味著什么,但是,他的內心,我們卻從來沒有進入過。

因為我們自以為自己了解。
但是,若你肯放低身子,像他身邊的一個朋友一般,不帶任何評判地跟他一起談天說地,你一定會驚訝地發現:
原來他內心中有這么多渴望;
原來他內心中有這樣多的困擾;
原來他并不喜歡這樣揮霍光陰,僅僅因為自卑和軟弱,在現實世界沒有存在感,才會投入游戲;

原來大聲批判應試教育的他,內心中也渴望自己跟那些優等生一般侃侃而談,渴望自己有朝一日拿到一個漂亮的分數,渴望老師同學也對自己投來羨慕的眼神.....
渴望在真實的世界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被一個自己不信任的人改變。
年齡越大,他們對父母的戒備心就越重;
因為他們渴望來自父母的引導,但他們不希望自己被無情地否定,似乎自己一無是處;

他們需要的是肯定,是懂得,是在被認真聆聽之后的引領——
溫柔地牽起他們的手,卻堅定地告訴他們哪里是險灘激流,哪里是高山峻嶺。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緩緩地走進孩子的內心,讓他能夠對你暢所欲言;
這時,你的暢所欲言,才能夠被他莊重以待。

而這一切都有賴于你能否能意識到孩子是一個有別于你的生命體,和你一樣,他也有千般感受,萬般的思緒,需要被傾聽,被尊重,被體貼,當他的心有了歸宿,當他的心在你面前能夠放松下來,呈現開放的姿態,那么,就相當于把信任之手伸向了你,何愁引導不聽?
當孩子的人生走入一個誤區,就像我們的肉體被風寒侵蝕,要想痊愈,往往不是跟邪氣怎樣怎樣斗爭。
因為那樣的結果一定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我們應該扶正祛邪,培植浩然正氣,這樣邪祟自然祛除。
趙老師見過很多愛打游戲的孩子,也見過很多哪怕手上有五六部手機,他都視若無物的孩子,區別在哪里?

生活的豐富程度
內心的豐饒程度
愛運動,愛自然,愛讀書,愛思考,愛音樂,愛觀察,愛交流,能愛他人,也被人愛著,對外在的自然世界,對內在的精神世界,充滿著蓬勃的好奇心,這樣的孩子,游戲的世界,對他而言,太乏味單一了;
沉迷游戲的孩子,往往在現實的世界中無所事事。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要檢視一下自己,檢視一下這個家:

1、是不是愛一直都在,但愛的表達很克制、壓抑,讓孩子感覺不到;
2、是不是生活波瀾不驚,教水一片,讓孩子感受不到浪漫和激情;
3、是不是對他的要求太過單一,只是學習,而沒有培育他多方面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的生活乏味枯燥;
4、是不是孩子在學習上找不到樂趣和成就感,讓他失去了在現實世界中建立位置的力量和信念。
曾經有一個初二的男孩,他的同桌參加了我們的暑假走心課,分數和狀態變化很大,于是百無聊賴的他在半推半就下,也參加了兩期走心課,半年的培優課,結果狀態大變,瘋狂地開始學習,連一向愛玩的游戲都扔一邊了。媽媽不解地問他:

“你怎么不打游戲了?”
他笑笑說:
“以前是不知道怎么才能把學習搞好,所以玩,現在既然知道了,為什么還要把時間浪費在游戲上呢?”
教磕孩子的毛病,問題,毛病越多,問題越大,挪開你的眼睛,發展他在人生方面積極的興趣,那些問題自動瓦解。
第四、給孩子一個能看得見的活法。

身為父母,面對孩子走彎路,陷入誤區,你要拿得起,還需放得下。
拿得起是勇于面對,擔當起為人父母應該擔當的責任。
上面3點,就是擔當。
不抱怨,不推脫,不妥協,也不簡單粗暴,不放手,勇敢面對,亮明立場,走進孩子的內心,扶正祛邪,引領著他走出陰霾,邁向春暖花開。
這才是孩子靠得住的后盾。

但是,僅僅如此還不夠,還需具備放得下的境界。
拿得起是勇氣,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人生之大積極,是在絕望當中培植希望的微光;
而放得下是境界,是智慧,是知道一件事的成功與否非一己之力所能定,而需孩子的參與。
放得下,不是撒手不管,而是相信孩子。
相信他能看得到,能想得到,相信他也擁有不虛此生的渴望。

這時,你就能安于做自己了。
無論孩子現在的狀況糟糕與否,你都能把眼睛從他身上超脫出來,不僅僅看到他,還能看到自己;不僅僅看到今天,還看得到未來,于是,施施然一笑,云淡風輕,樂觀積極地過好自己的日子。
身邊有這樣一位把日子過得花團錦簇的父母,孩子身處其間,目之所見,耳之所聞,呼吸之間,這樣溫馨、積極、寧靜的生命氣息,天長日久,一定能夠感染他,觸動他。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與其在錯誤的原地上焦慮、痛哭、暴躁、謾罵、抱怨、絕望,讓負能量充斥整個家,腐蝕每個人的心靈,不如讓祥和、積極的氣息,如絲如縷,彌漫在這整個家里。

即便疾風苦雨,也不忘歡歌。
因為:欲動其人,先動其心。
這樣做了,你以為的了無希望,你以為的看不到盡頭,也許,三天五天,三個月五個月,就露出了希望的微光,一年兩年,孩子就神清氣爽,大變樣。
叛逆的孩子教育,需要與時俱進,家長萬不可心急,今天就是“哪里有叛逆孩子勵志學校”的相關內容,叛逆孩子教育學校以青少年健康樂成長為目標,通過心理輔導與行為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雄厚的師資團隊,為孩子進行個性化輔導教育。通過心理咨詢、親子關系輔導、行為教育、感恩教育等相結合,因材施教,力圖讓每一個從勵心畢業的孩子都具備一份感恩和諧的心態,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清晰的自我定位、社會的生存能力,能夠真正地做到自立、自強!我校專門針對"離家出走、不上學、早戀、打罵父母、嚴重叛逆、輟學"等青少年孩子的矯正教育工作,致力于為迷途的孩子找到心靈的家園!全年招收叛逆、早戀、厭學逃學、離家出走等問題青少年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素想要了解更多叛逆孩子教育學校的信息,可以咨詢在線心理老師!

上一篇:叛逆小孩子學校具體位置在哪里
下一篇:叛逆孩子成長學校怎么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