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叛逆期孩子上學要被收“特殊管理費”?家長必知的8大真相
根據《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與教學管理無關的費用。孩子處于叛逆期屬于正常成長階段,學校無權因此設立"心理輔導費""行為管理費"等收費項目。2023年教育部最新通報的12起違規收費案例中,有3起涉及巧立名目收取紀律管理費。
當收到學校關于"特殊管理"的繳費通知時,建議采取"三步確認法":1.要求書面說明收費依據 2.核對當地教育局公示的收費標準 3.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核實政策。某地家長通過這種方式,成功追回某中學違規收取的"行為矯正保證金"2.8萬元。
正常教學活動中可能涉及的課后服務費、社會實踐費等,需遵循"自愿參與、據實收取、及時結算"原則。但以"加強管理"為由收取押金、保證金,或強制購買指定教輔資料等均屬違規。例如某校要求叛逆期學生必須購買某機構心理測評服務,就屬于典型違規行為。

對于確實存在行為偏差的學生,學校應依照《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建立專門檔案,通過家校共育機制進行引導。北京某重點中學設立的"成長導師制",由專業心理教師免費提供每周2次定點輔導,這種正向引導模式已幫助87%的"問題學生"回歸正軌。
1."自愿選擇的增值服務" 2."專家團隊定制方案" 3."保證教學秩序的押金" 4."特殊需要的教具費" 5."第三方機構代收費用"。這些說辭往往包裝著違規收費的本質,家長可要求出示教育局備案文件進行驗證。
某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被貼上"收費管理對象"標簽的學生,68%會產生自卑心理,43%出現逆反行為加劇。專家建議采用"正向激勵替代經濟懲罰",如建立成長積分制度,用圖書券等精神獎勵代替物質處罰。
杭州王女士遭遇學校收取"課堂紀律維護費",她通過"浙里辦"APP提交證據,3個工作日內獲得教育局明確答復并退款。該案例被收錄進《2023年全國教育收費治理白皮書》,成為依法維權的典型參考。
建議家長定期登錄"全國教育收費監管平臺"查詢最新政策,保存好繳費憑證和溝通記錄。目前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已開通24小時教育收費監督專線,部分城市還推出"教育收費明白卡"電子查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