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孩子的叛逆行為!
這對我們前面講述的一些孩子青春期的行為,怎么樣和孩子相處。有的家長說,哦,我現在知道了,孩子的一些叛逆行為是他們個性化的一些過程,可是我們也不能放任不管。
要知道青春期的叛逆通常都是暫時的,大概有1-5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只不過是在用叛逆的方法展示他們的獨立和力量。如果我們了解了這個叛逆是獨立的一個過程,我們就會用放松的心態,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孩子。
否則,如果我們經常威脅和恐嚇孩子,或者打罵孩子,這種叛逆就會演變成真正的叛逆,就不是帶引號的了,就會延續到孩子的成年,我們怎么樣營造一個跟孩子間一個良好的氛圍?
第一點,帶著好奇去探索,怎么樣去理解孩子,怎么樣去改變自己。
當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之后,家長會有一種無力感,我們發現我們講道理,說服,甚至威脅都不管用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改變自己了,我們可以帶著一種好奇去觀察:我的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了,他會有哪些變化呢,那么以后我再跟他說話我應該是以什么口氣去說,我不能去命令他、去嘲諷他了,還有我給孩子幫忙的時候,我是不是應該事前征求孩子的意見呢?
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買一個新的書桌,結果孩子特別固執,就是不去上,非要用原來的桌子,家長就會覺得很受傷害,就會說,我對你付出這么多,我連飯都沒有吃就為了去給你買桌子,我這么辛苦,你卻這么不聽話,孩子說,我沒有需要你這么努力啊,這是自找的啊,這時候雙方都得不到相互的理解。
第二點,我們要知道,好的幫助就是不幫助。
我們主動的幫助孩子你必須這么做,很多父母經常給孩子說的話說我們那個時候吃過哪些虧,我不希望你再吃那些虧,我們那個時候可不像你現在這樣,我們從來沒做過這樣的事。
我們想一想,我們都想把自己寶貴的人生經驗去傳遞給孩子,但是我們用的都是我們過去的經驗,我們想用他去知道孩子將來的人生,這是不是合適的。
我們這種幫助對于孩子來說不是適當的,還有我們那么主動去給孩子幫助,可能他們不需要,我們是不是剝奪了孩子的一些權力,比如孩子他想自己去探索去成長,我們去幫助他做到了,那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低的,因為他覺得這是家長的能耐,而他自己是沒有能力的。所以,好的幫助就是不幫助,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的建議是什么什么,但是你可以自己去選擇,這是不是適合你,讓孩子們有更多的主動性。
第三點,就是給孩子進行理性平和的教育,做到平等和包容。
平等指的就是我們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把他當作一個成年人,就像和朋友溝通和同事溝通一樣,即使他們做得沒那么好,我們也不會生氣,但是很多家長一見到孩子氣都不打一處來,這樣呢孩子一見到家長他就會處于一種防御狀態,隨時準備反擊,那么這樣我們的溝通也起不到作用。
這個包容指的就是我們和孩子有沖突的時候,我們要把孩子當孩子。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想制服孩子,我們帶著好奇觀察一下,我們愛人和孩子沖突的時候,你會發現那個場景就像兩個孩子在爭吵一樣,想戰勝對方都在爭奪權力,都在想贏。
比如有的家長說,你在這么下去我再也不管你了,有的家長說,你以為你是誰,就你這樣,沒人愿意跟你交朋友,有的家長還會反擊,你這樣將來絕對不會有出息,我們會看到家長這些威脅責備還有攻擊的背后,實際上是有很多的恐懼無力憤怒和無奈的。他們在那個時候忘記了跟孩子是在教育還是在跟孩子吵架,所以呢他們也把自己等同了一個孩子,會覺得這個現象是很有趣的,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心里,我們要想明白,我們家長要想清楚的一點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是想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還是想扇起他們的叛逆之火,怎么應對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在心里默念,孩子的這個行為他不是針對我的,是她大腦控制情緒的那部分沒有發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