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輟學勸返過程(初中輟學可以找到比較好的工作嗎)
本文目錄
我這里現成就有一個例子。
去年,一個初二的女生向往外面的生活,輟學了。前兩天回來了,和我講述了她在酒吧打工的惡心生活。

因為年紀小,她找不到其他工作,只能在黑酒吧里打工。工資看似很高,底線3500元,如果能夠讓顧客掏錢賣酒的話,還會拿到很高的提成。
看到這里的人也許會很羨慕。這么高的工資,可比一般的工廠里打工舒服多了。
但是,真實的情況卻是。來這種黑酒吧消費的人員,基本上都屬于小混混、小流氓,他們來這里的目的,就是占這些小姑娘的便宜。具體我也沒有細問這個學生,但是,從她的神態、語氣當中,我能看出她對于那段日子的厭惡。
因為沒有到法定年齡,她還屬于童工,一旦遇到派出所突擊檢查,她還要像老鼠一樣從后門往外、從弄堂逃走。
另外,打工的日子也沒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因為她輟學打工,和家里鬧翻了,有家不能回。所有的開支,房租、水電、吃飯,全都要自己負擔,看似有幾千塊的收入,但是這些東西一結算,一個月下來,什么也剩不下來。

回來后,她很誠懇地對我說,“以前總是羨慕工作的生活,覺得一個月幾千塊很瀟灑。現在才知道,還是在學校里的生活最自由自在。”
這個學生,在打工一個學期之后,在今年,把黃頭發染回來,把各種首飾摘下,又重新穿上校服,當回了一個學生。
剛剛在校門口測溫的時候,我還看到她背著書本,和同學蹦蹦跳跳、有說有笑地進入校園,一點兒也看不出,這是曾經因為厭學而輟學的學生。
從這個學生身上,也讓我感受到,很多孩子厭學,其實是他不知道生活的艱苦,不懂得珍惜學習的幸福時光。
看了我說的這個例子,再回到你的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找到答案呢?

我是一名初中的在校老師,從我的角度去看,我是不希望一個初中生輟學去工作的。初中本是最幸福的讀書時光啊,怎么能浪費呢?
要打工,初中畢業后,接下來全是你打工的時間。你打工的機會,多的是啊。但是,初中的學習時光浪費了,卻是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感謝“馬里奧踩蘑菇啦”的邀請!
基本觀點:在新時期新時代,文盲幾乎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孩子們唯有認真求學,腳踏實地地完成學業,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生存,進而發展富足!
初中輟學的女孩在外面的生活狀態是什么樣子的?對這個問題,我有過專門調查和研究,這里首先分享幾個典型案例:

小A,老家鄰居,初中沒有讀完,就跟隨著親戚去了蘇南昆山打工,做的是電器裝配,每天辛苦工作14個多小時,月薪800元。后來聽說有高中畢業證可以加薪,她的家人就央求我幫著弄個,都是多年老鄰居,盛情難卻,我順手幫她弄了,后來據說薪水漲到1600元,幾年后,回老家嫁人了。
小B,老鄉,初一輟學,就在本縣飯店打工,由于稍有姿色,被賓館老板看中,做了賓館服務員,同時兼老板情婦,后來被老板老婆發覺,弄得滿城風雨,被迫回家,然后嫁人,因為已經養成好吃懶做惡習,現離異居住娘家。
小C,老家鄰居,初中畢業后沒有讀高中,先是跟隨朋友去上海打工,兩年后輾轉北京、武漢、深圳等地打工,非常辛苦,由于學歷太低,始終沒有賺到多少錢,現在回到老家,在家人幫助下,開了個小賣部,同時跟別人學者網上銷售,生意一般,已經嫁人。
小D,老鄉,初二輟學在家務農,不知何時被傳銷迷惑,偷偷地把親戚鄰居借了遍,債臺高筑,逃債外出,至今音信緲無!
初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轉型時期,也是青春期心理叛逆時期。社會大環境的不良影響,家庭不正確的家教模式,學校無能為力的軟弱教育形式,再加上小孩子的任性妄為,導致不少女孩中途輟學。社會現實給了這些初中輟學孩子深刻的教訓,值得反思和汲取的教訓有:

1、知識經濟時代,沒有科學文化知識,寸步難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越來越取代簡單體力勞動,靠出賣體力的打工越來越難,薪水也更加低廉,尤其弱勢的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女孩,更是難上加難。
2、隨著社會化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成本也水漲船高,沒有科學文化知識,只能在生活的底層苦苦掙扎。幾個初中輟學女孩的打工經歷,告訴我們,只有努力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追求上進,才能在社會上更好立足。
3、互聯網時代給人們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但是仍然需要足夠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的生存發展。幾個女孩中,小C算是有個較好的歸宿了,但是由于知識水平限制,盡管懂得網上銷售的路子,但是也只是過著極其普通的日子罷了。
4、在市場經濟大潮下,尤其是女孩子要自立、自強、自愛,必須有知識、有文化、有能力、有修養。這就要求初中的學子們,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涵養,加強職業技能培養,努力做一個自食其力,創造財富的有用人才!
在新時期新時代,文盲幾乎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孩子們唯有認真求學,腳踏實地地完成學業,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生存,進而發展富足!學生輟學的原因多種多樣,管理他們得對癥下藥,不可一刀切。根本的解決辦法應該是引導,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端正對待困難的態度。目前有些家長似乎有些操之過急,對學生盲目打壓,強逼入學,這樣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有任其發展,放任自流的現象,這又會促使輟學生“爛船就往爛當開”,增加更多不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