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父母溺愛孩子,過度關心孩子的存在感,父母的溺愛對孩子教養無一不是萬丈深淵。孩子人格形成受父母影響,有以下幾種原因對孩子牽扯很大。

(一)父母由于自我中心的意識太強,發展成為一種自私的觀念。例如孩子偷了別人的東西回家,父母并不責罰,內心認為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絕對沒有偷盜的惡習,只是隨手帶回來的罷了。由于這種自私心理,對孩子犯的此過失,不再深究。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這種惡習,原是繼承了父母的錯誤觀念而來的,以后他的人格發展,就會發生偏差。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賊性就從小養成,根源于父母小時的溺愛,要什么就拿什么,不管是誰的。

(二)過度的依存心理。對孩子過度依存不舍,便不免要對這過分承諾,因而剝奪了孩子在人格形成中,所需要接觸的家庭以外的社會環境。有一個青年犯罪入獄,他的老祖母每天總是來探監,原來這青年自幼父母雙亡,由祖母撫養長大。祖母對他溺愛得無以復加,把生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那青年在這種環境中長大,人格發展自然發生偏差,結果犯罪判刑坐牢,祖母隨時探監,正表現出她的依存心理,生活上少不了那青年人。
(三)過度的補償心理。許多母親把孩子的某些缺點歸咎于自己。例如因疏忽孩子跌傷或被車撞傷,或因延誤就醫,讓孩子留下耳聾、小兒麻痹等終身遺憾的后遺癥等等,還有根本兩不相干的,竟有把小孩子出生時被鋏子鋏傷,歸咎于自己的難產。把小孩子的體弱多病,歸咎于自己的愚笨。這類的心理作用,使做母親的產生一種罪惡感。為了對孩子補償,不但加倍給予疼愛,而且對孩子的過失都不忍心加以糾正,不知不覺中孩子就被寵壞了。還有母親因某種理由不能親自撫育孩子,只好交給別人去撫育,等以后帶回家來,無法建立和孩子的感情。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母愛,性格變得乖僻。父母過度的補償心理,因而造成對孩子的溺愛。
下一篇:如何克服逆反、叛逆心理